1947年陳寅恪在新林院53號寓所內(nèi)
●史 軒
陳寅恪在清華園的故居共有三處,即照瀾院(南院)2號、西院36號以及新林院 (新南院)53號。
對于國學大師陳寅恪來說,在清華工作的13年,在其一生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。他一生歷經(jīng)磨難與坎坷,惟有在清華工作的這段時期,生活安定、心情愉快、讀書研究環(huán)境條件倶備,因此研究成果最豐盛。無論是他的家人還是學生,都可以感受到陳寅恪對清華所懷有的一份特殊情感。
天賦迂儒自圣狂
讀書不肯為人忙
陳寅恪(1890~1969),江西修水人,1890年出生于湖南長沙。祖父陳寶箴,父三立,均為戊戌時期著名維新人士。1902年,剛滿12歲的他即隨兄長衡恪東渡日本留學,1906年因病回國,后考入復旦公學。1909年起,先后赴德國、瑞士、法國留學。1918年冬,陳寅恪又赴美國,入哈佛大學,學習梵文、巴利文。1921年重赴德國,進柏林大學研究院,研究梵文及東方古文字學等。十多年的艱辛求學,為日后成就一代學術(shù)大師打下了堅實基礎(chǔ)。
與其他人不一樣,陳寅恪留學海外十多年,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與執(zhí)著的追求。他讀書不以取得文憑為目的,而是以增進學識為歸旨。對此,凡是了解他的人,無不欽佩他的人品、博學與卓識。好友吳宓后來回憶道:“宓始于民國八年,在美國哈佛大學得識陳寅恪。當時驚其博學,而服其卓識,馳書國內(nèi)友人,謂‘合中西新舊各種學問而統(tǒng)論之,吾必以寅恪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’。今時閱十五六載,行歷三洲,廣交當世之士,吾仍堅持此言,且喜眾人之同于吾言。寅恪雖系吾友而實吾師?!蓖瑯?,在德國一起留學的同學中,陳寅恪也是獲得一致稱贊,被公認為“我國最有希望的讀書種子”。
1925年,清華成立國學研究院。在研究院籌備處主任吳宓的積極推薦下,清華聘請時在柏林大學研究院學習的陳寅恪,與梁啟超、王國維等一起成為國學院導師。
燦燦池荷開正好
名園合與寄吟身
1926年7月,陳寅恪來清華報到,暑期過后正式開課。他為國學院學生講授“西人之東方學之目錄學”和“梵文”。自此,清華成為他學術(shù)事業(yè)的開啟之地。
與其淵博的學識相比,陳寅恪的個人生活則顯得格外單調(diào)。二十多年的求學生涯、留學海外十多年,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花在了求學、治學上,以至無暇顧及婚姻大事。他到清華時已36歲,仍孑然一身,對此狀況卻毫不在乎。到校不久,他就搬至照瀾院2號,與住1號的趙元任一家為鄰。當時的趙元任正為書多屋小而發(fā)愁,陳寅恪便將屋子的一半讓出給趙家使用。趙元任夫婦在生活上對單身的他也非常照顧,陳在結(jié)婚前,一直在趙家吃飯。
不用為生活煩憂,課余又有吳宓、王國維、趙元任及其他學者往來頻繁,“晤談對奕,互相切磋琢磨,十分歡洽”。在朋友的幫助下,陳寅恪終于覓得理想伴侶唐筼女士。1928年8月,兩人在上海成婚。從此,結(jié)束了單身生活的陳寅恪,在妻子體貼入微的關(guān)心與照顧下,在清華專心著述、講學。1933年,學校在西院擴建后,陳寅恪一家搬進西院36號。
安定的生活環(huán)境,優(yōu)越的治學條件,陳寅恪將全部身心投入于學術(shù)研究與教學活動,取得累累碩果。從1926年至1937年這10年間,他發(fā)表了50余篇學術(shù)論文與序跋,后來在戰(zhàn)時發(fā)表的論著,其研究工作也多是在此階段內(nèi)完成的。他的研究工作享譽中外,成為日本及歐洲漢學家所公認的博學而有見識的史學家。
北歸默默向誰陳
一角園林獨愴神
日本的侵略戰(zhàn)爭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(zāi)難,同樣將陳寅恪這樣一位懷有抱負與追求的學者推向了災(zāi)難的深淵。就在北平淪陷不久,一生憂國憂民的父親含恨離世。國難,家恨,加之多年來用眼過度,陳寅恪的右眼視網(wǎng)膜剝離。為了早日逃離淪陷區(qū),他放棄治療眼病,匆匆告別生活了11年的清華園,帶著家人歷盡千辛萬苦一路追趕南遷的學校。
抗戰(zhàn)勝利 后,1946年10月,陳寅恪夫婦帶著小女兒回到了離別多年的清華園,這一次他們住進新林院53號。陳寅恪不顧雙目已近失明,仍堅持在家為歷史系和中文系的學生開課。由于眼睛看不見,他將書齋起名為 “不見為凈之室”。據(jù)他的學生王永興回憶,那時“先生對工作時間很嚴格,每天早八點開始,十點,休息二十分鐘,我陪侍先生在窗前的陽臺上散步,陽臺的東頭是一叢月季,西頭是一叢丁香,東西來回走著,有時先生問我院中花草樹木的情況,他心情很愉快”。
由于多年飽受顛沛流離之苦,陳寅恪夫婦的健康受到嚴重損害。除陳寅恪雙目失明以外,夫婦倆都患有嚴重的心臟病,醫(yī)生建議適宜在南方居住。1948年夏,陳寅恪接受了嶺南大學的聘請,1948年底一家人乘飛機南下,永遠離開了清華園。但永遠割舍不了的是他對清華園深深的眷念:“尋夢難忘前度事,種花留與后來人。”